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悬疑惊悚 > 揭开渣男真面目小说

揭开渣男真面目小说

格蕾丝宝宝rose 著

悬疑惊悚连载

金牌作家“格蕾丝宝宝rose”的优质好《揭开渣男真面目小说》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朱俊德林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他高大英温文尔篮球场上能轻松扣钢琴前能奏出肖邦的夜女生们为他疯男生们视他为偶直到那警方来学校带走了审讯室他平静地承认:“没我是女”“二十年我的双胞胎弟弟在这里因性格阴柔被霸凌至”“从那时我就代替他活了下”那年初朱俊德老师踏进校园的第一就成了一个传他太高接近一米却丝毫不显笨剪裁合体的浅灰色衬衫勾勒出宽肩窄腰的线他...

主角:朱俊德,林薇   更新:2025-11-12 00:43:3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他高大英俊,温文尔雅,篮球场上能轻松扣篮,钢琴前能奏出肖邦的夜曲。女生们为他疯狂,

男生们视他为偶像。直到那天,警方来学校带走了他。审讯室里,他平静地承认:“没错,

我是女人。”“二十年前,我的双胞胎弟弟在这里因性格阴柔被霸凌至死。”“从那时起,

我就代替他活了下来。”那年初秋,朱俊德老师踏进校园的第一天,就成了一个传说。

他太高了,接近一米九,却丝毫不显笨拙,剪裁合体的浅灰色衬衫勾勒出宽肩窄腰的线条。

他的英俊不带丝毫攻击性,眉眼深邃,鼻梁高挺,笑起来时唇角有极浅的纹路,

透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温和。他不像其他年轻男教师那样充满躁动的活力,

而是像一棵沉静的树,站在哪里,哪里就仿佛有了一片令人心安的荫蔽。他教高中语文,

这原本是许多学生打瞌睡的科目。但在他那里,枯燥的古文变得鲜活,艰深的修辞化为妙趣。

他讲课声音不高,语调平稳,却有种奇特的磁性,能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吸附。

他不依赖课件,一支粉笔,一手漂亮至极的板书,

从《诗经》的“蒹葭苍苍”讲到《红楼梦》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底下常常鸦雀无声,

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窗外偶尔漏进的几声鸟鸣。他的才华不止于讲堂。

开学不久的教职工运动会上,他脱掉外套,只着一件白色运动T恤,在篮球场上来回奔驰。

起先大家只觉得他动作协调,直到一次快攻,他运球过半场,在罚球线内一步猛地蹬地,

身体如展翅的大鹏般腾空,手臂舒展,将球干脆利落地砸进篮筐。全场死寂了一秒,

随即爆发出海啸般的惊呼和掌声。那记石破天惊的扣篮,

彻底奠定了他在所有学生心中神一般的地位。更令人惊叹的还在后头。学校艺术节汇演,

原本的程序单上并没有他。是压轴的钢琴独奏者临时突发急性阑尾炎,后台乱作一团。

正当主持人焦头烂额之际,朱俊德不知何时已走到台前,

对着麦克风温和地说:“如果不介意,我来替这位同学完成这个节目吧。

”他在那架略显陈旧的斯坦威钢琴前坐下,灯光勾勒出他沉静的侧影。他略微沉吟,

修长的手指落在琴键上。一曲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流淌而出。

那琴声不像年轻学生那样追求技巧的炫耀,而是充满了内敛而深刻的情感,忧郁如雾,

静谧如夜,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敲在听众的心尖上。一曲终了,

许多人还沉浸在那片月色般的氛围里,忘了鼓掌。高大英俊,学识渊博,运动全能,

艺术气质卓绝……所有这些标签叠加在一个人身上,产生的效应是惊人的。

女生们私下里称他为“行走的荷尔蒙”,日记本里写满懵懂的心事,

路过办公室时总忍不住要假装不经意地朝里瞥一眼。男生们则将他奉为人生楷模,

模仿他走路的姿态,模仿他说话时不急不缓的语调,

甚至模仿他衬衫最上面那颗偶尔解开的纽扣。他几乎完美得不真实。对待学生,他极有耐心,

从不因成绩好坏而区别对待。有调皮捣蛋的男生被他叫去谈话,出来时竟也红着眼圈,

像是被说中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他办公室的灯总是熄得很晚,不是在批改作业,

就是在给基础差的学生开小灶。他经济似乎并不宽裕,

有人见过他在学校后门的小面馆吃最便宜的素面,但遇到学生有困难,

他总会不动声色地解囊相助。然而,在这近乎完美的形象背后,

一些极其细微的、难以捕捉的异常,如同精美瓷器上冰裂的纹路,偶尔会闪烁一下。

他从不与男老师一起洗澡或游泳,借口是皮肤容易过敏。他的汗衫总是穿得严严实实,

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季,衬衫领口的纽扣也扣得一丝不苟。他的手指格外修长纤细,

骨节并不像一般男性那样粗大,虎口处有一道极浅的、若不仔细看绝难发现的旧疤痕。

他的嗓音是温和的男中音,但偶尔在情绪激动或极度疲惫时,会泄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尖细。

有一次,一个女生莽撞地扑过去想从背后抱住他撒娇,手指无意间触到了他的肋侧。

他如同触电般猛地弹开,脸色瞬间煞白,那反应激烈得近乎失态,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他随即迅速恢复了常态,解释说自己是怕痒,但那一瞬间眼中掠过的惊恐,

让当时在场的几个学生心里都咯噔了一下。还有他看向窗外时的眼神。

当学生们在操场上奔跑嬉闹时,他有时会倚在走廊的窗边,静静地望着。

那目光常常会穿过喧闹的人群,落在某个虚无的远方,

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深不见底的哀伤。

那不像是一个二十七八岁、正值人生黄金期的青年该有的眼神,

倒像是一个背负了沉重过往的旅人。这些细节太琐碎了,如同阳光下的尘埃,飘浮着,

却无法凝聚成形。在朱俊德巨大的光芒之下,它们被自然而然地忽略或合理化了。

怕痒、性格内向、身体特质特殊……任何解释都比怀疑这样一个完美的存在更来得容易。

直到那个平平无奇的星期二下午。初夏的阳光懒洋洋地照着教学楼红色的砖墙,下课铃响过,

校园里重新充满喧闹的人声。两辆警车没有鸣笛,悄无声息地停在了行政楼前。

几名穿着制服的警察面色严肃地走了下来,径直走向高二语文组办公室。

消息像野火一样烧遍了整个校园。学生们从窗户里探出头,

看到他们敬爱的朱老师被警察一左一右陪着,从办公室里走出来。

他依旧穿着那件熟悉的浅灰色衬衫,步伐很稳,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惊慌,

也没有愤怒,只有一片近乎麻木的平静。走过熟悉的走廊,

穿过无数道震惊、疑惑、恐惧的目光,他甚至还微微侧头,

对旁边一个吓得脸色发白的学生极轻地点了一下头,像是无声的安慰。整个校园都炸开了锅。

各种猜测甚嚣尘上:经济问题?作风问题?甚至更可怕的传言都有。没有人能相信,

这样一位几乎被神化的老师,会与违法犯罪扯上关系。女生们哭了,男生们激动地争辩,

整个下午,课堂秩序荡然无存,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朱俊德。审讯室里的灯光是冷白色的,

照得人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旧家具的味道。朱俊德坐在硬木椅子上,

背挺得很直。他对面的老刑警经验丰富,目光如炬,将一叠资料推到他面前。“朱俊德,

或者我们该称呼你别的什么?”老刑警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我们的调查显示,你的身份信息存在重大疑点。你不是你声称的那个人。

”朱俊德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的到来。他抬起眼,

目光穿过刺眼的灯光,落在审讯室空无一物的墙壁上,好像在看一段非常遥远的过去。

长时间的沉默后,他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和平静:“没错,我是女人。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砸碎了之前所有光鲜的外壳。老刑警的眉头紧紧皱起,

显然这个答案也超出了他的预料。朱俊德,不,现在应该称“她”了,她继续说着,

语调平稳得像是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只是眼底深处,那积压了二十年的痛苦,

终于决堤,无声地蔓延开来。“二十年前,在这里……当时还叫县立第三中学,

有一对双胞胎兄妹,朱俊德和朱秀琳。哥哥俊德,性格像名字一样,阳光开朗;妹妹秀琳,

却像个假小子,安静内向。”“那时……校园霸凌不像现在这样被重视。

就因为我弟弟……他长得清秀,喜欢安静地看书,不喜欢打闹,说话声音轻柔,

就被一些坏孩子盯上了。他们骂他‘娘娘腔’,‘变态’,朝他扔垃圾,撕他的作业本,

把他锁在废弃的厕所里……”她的声音开始出现细微的颤抖,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

“我试图保护他,我们是双胞胎,心意相通,我能感觉到他的恐惧和痛苦。

我警告过那些欺负他的人,也向老师反映过,但大人们总觉得是小孩子打闹,不了了之。

直到那个周五下午……放学后,

他们把他堵在了学校后墙那个堆放体育器材的破旧小屋里……”她的叙述在这里停顿了,

呼吸变得急促,仿佛再次被那个下午的绝望扼住了喉咙。

审讯室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等我终于找到他时……一切都晚了。他缩在墙角,

身上……脸上……都是伤。他看着我,眼睛里的光一点点熄灭了。

他最后对我说的话是:‘姐姐,如果我能像你一样勇敢,

就好了……’”“那天晚上……他把自己挂在了小屋的房梁上。”“我的弟弟,朱俊德,

因为不符合那些混蛋对‘男人’的定义,被他们活活逼死了。”她说出最后这句话时,

语气异常平静,但那平静之下,是二十年来未曾愈合的、鲜血淋漓的伤口。“从那天起,

朱秀琳就‘死’了。”她抬起眼,目光锐利得像刀,“我剪短了头发,穿上了他的衣服,

学着用他的方式走路、说话。我告诉自己,从今以后,我就是朱俊德。

我要用他的身份活下去,活成他们永远够不到的样子。我要回到这个地方,

回到这个吞噬了他的学校,我要亲眼看着,我要……阻止同样的事情发生。”“我拼命学习,

考上了师范,努力锻炼身体,让自己变得强壮。我学着控制嗓音,

模仿所有被认为是‘男性气概’的举止。我回到这里教书,因为我知道,霸凌从未真正消失,

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我想保护那些像他一样,或许不那么‘合群’的孩子,我想让他们知道,

做自己并没有错。”她微微后靠,长长地、疲惫地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二十年了,我活成了我弟弟的影子,也活成了我自己的囚徒。现在,你们找到我了,也好。

”真相大白的那一刻,

体接触、严实的衣着、偶尔泄露的声线、深不见底的眼神——都找到了合理的、残酷的归处。

那不是怪癖,那是一个灵魂为了另一个灵魂,进行的长达二十年的、孤独而痛苦的殉道。

消息最终还是无法封锁地传回了学校。震惊、错愕、难以置信之后,是长久的、复杂的沉默。

那些曾经为他疯狂的女生,那些视他为偶像的男生,都陷入了茫然。

他们回忆着朱老师的一点一滴,那记石破天惊的扣篮,那曲催人泪下的夜曲,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